怎么识别假发票?
一般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地税发票怎么样来识别它的真假呢?有没有像验钞机一样的机器来识别?
答案或建议:
发票分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
先说如何识别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真伪:
第一:从外表看有以下二个方面特征:
1、红色荧光防伪标记或微缩字母防伪标记,专用发票发票联、抵扣联“××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下端的双实线由微缩字母组成。其中上线为“××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汉字的汉语拼音声母缩写,下线为“国家税务总局监制”等汉字的汉语拼音声母缩写。发票监制章的内圆线由多组“国家税务总局监制”等汉字的汉语拼音声母缩写组成,即“GJSHWZJJZH”。通过高倍放大镜可以清晰地看到。
2、增值税专用发票号码采用异型号码字体印刷。
第二: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能起到防伪功能作用。
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是强化专用发票的防伪功能,避免收取假发票有力手段.企业从税务机关领购专用发票时,需持由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 税控IC卡,由税务部门通过企业发行子系统将企业所购发票的 起止范围登记在其税控IC卡上,同时有关这些发票的流向信息 被登记在企业发行子系统中。这样,税务部门在发票的发放环 节便掌握了专用发票使用的重要信息。便于加强控制的管理。
在开票过程中,利用防伪开票子系统提供的加密功能,将发票上的主要信息(包括开票日期、发票代码、发票号、购销双 方的税务登记号、金额和税额等)经数据加密形成防伪电子密码(也称密文)打印在发票上,同时将用于加密的所有信息逐票录到金税卡的黑匣子中。如需识别一张发票的真伪,可通过数据扫描仪或键盘将发票上的密文输入认证报税子系统,采用字符识别技术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息经解密恢复出七项关键参数,再与发票上的相应内容比对,由于防伪增值税专 用发票是一票一密,因而比对结果一致则为真票, 若不相符即为假票。
再讲识别普通发票真伪:
1.网上查,现在很多大城市的税务系统可能开通了网上查票系统。在发票上也印有网址可供查询。
2.如果你的发票比较原始只能看纸质了。真的票纸质薄,有韧性,水印清楚,铅印质量好。顶上的监制章颜色鲜艳。
3.如果不怕麻烦就打个电话到对方税务局问,发票下方的发票专用章上有税号,可以根据税号的前六位查到对方税务局。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咨询自己单位所在的税务局,因为现在都是联网的。
识别发票的真假一般有4种方法:
1、看水印:普通发票联发票采用专用水印纸印刷,水印图案为菱形,中间标有SW字样,发票联不加印底纹。
2、看颜色:发票监制章和发票号码采用有色荧光油墨套印,印色为大红色,在紫外线灯下呈橘红色。部分省(市)税务机关还用无色荧光油墨在发票联加了防伪暗记,在紫外线照射下呈绿色荧光反应。
3、看公章:普通发票必须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发票监制章”为椭圆形,长轴为3厘米,短轴为2厘米,边宽为0.1厘米,内环加刻一细线,上环刻制“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字样,下环刻制“国家税务局监制” 或“地方税务局监制”字样,中间分别刻制:“××省××市”或“××省××县”字样。“发票监制章”环内字样均为楷体。
4、看三联:普通发票的基本联次为三联。第一联为存根联,开票方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收执方作为付款或收款原始凭证;第三联为记账联,开票方作为记账原始凭证。 普通发票中的定额发票的联次一般为单张三联,第一联为存根联;第二联为发票联;第三联为记帐联。 普通发票各联字色为:第一联为白纸黑字;第二联为发票专用纸,字棕色;第三联为白纸,字淡红色。其他根据需要增减联次的,各联字色可任定,但不得与一、二、三联字色相同。
消费者购置生活用品,亲朋好友到饭店小聚,都免不了要索要发票。但一些商家利令智昏,为了达到偷税和蒙骗顾客的目的,公然向消费者开具假发票。
对于假发票的识别有一些简单的方法:
(1)发票监制章是识别发票真伪的法定标志。目前发票监章的式样是全国统一的,形状为椭圆形,上环刻制“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字样,下环刻制“税务局监制”字样,中间刻制国税或地税税务机关所在地的省、市全称或简称,字体为正楷,印色为大红色,套印在发票联的票头正中。字迹清晰,颜色纯正。
(2)从发票联底纹、发票防伪专用纸等方面识别,没有底纹,纸张粗糙的肯定是假发票。
(3)采用防伪鉴别仪器,就是大家通常熟悉的钞票防伪仪,可以用防伪仪的紫外线灯照一下,看看发票上有没有荧光防伪标志。
目前由于违法分子制造假发票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假发票依靠网眼或仪器很难判断。因此,除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鉴别假发票的技巧以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正规厂家购买物品或消费。一般来说,凡是办理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的合法经营商户,均从税务部门领取发票。也就是说,这些单位有正规的发票来源,一般不会开出假发票。
二是开具发票时,票面各项指标要填写清楚,尤其发票上的印章要和其相符。
转载本文请保留:http://www.baikewenda.com/biz/tax/7/5/a182194440.htm